自從今年全國各地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開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們都在感嘆,這個社會對我們這個群體真的是太不友好了,讓人累感不愛。一部分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勸大家說,年輕人沒必要買房,有房子才幸福的傳統觀念太落后了。是啊,你有房子你才會這么說咯。
年輕人到底要不要買房?結合現今的國情來說,筆者認為,如果你有能力湊齊首付了,不要猶豫,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的你。之所以這么說,可以稍作分析。
現如今的中國經濟環境,晚買房不如早置業
什么樣的經濟環境?通貨膨脹唄!人民幣超發已經相當嚴重了,從08年底的47萬億到如今147萬億,導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物價飛漲,反映在樓市就是房價飆升。當然這只是房價上漲的一部分原因。
房價的飆升在中國仿佛已是常態,從2006年至今,10年時間房價整體上漲了6倍以上。如果說這給你感覺還不夠直接的話,我們在拿你的工資做下對比。
首先用今年房價上漲的典型城市南京為例,南京6月份的房屋均價在21905元/平左右,相較于去年上漲了9.57%,就是一套50平米的小戶型,你的購房成本在一年時間也漲了10萬塊左右。而你的工資呢,根據數據顯示,201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長8.2%,算下來一年不過上漲了兩三千而已,和房價一比不過杯水車薪。當然這樣直接的對比或許有些牽強,但是還是能夠直觀的體現房子買的越晚,人們的還貸壓力可能越大。
還有一點,國家政府對于房產市場的調控,讓人充滿質疑。從2009年開始,其中10年、11年國家都相繼發布了樓市政策,還有今年2月20號的“國五條”,但是這些政策卻都沒有抑制住房價。
房產本身就是一種理財方式,而不是一種負債
很多糾結買不買房的人都有這樣一種觀念,他們認為欠銀行的錢是一種負擔。其實不然,說白了你欠的并不是銀行,而是未來的你。只不過你是把未來的收入提前消費了而已。
再換一種思路,貸款買房還貸,這一個流程其實就像一次零存整取的理財行為。每個月定期往銀行里“存”錢,等貸款期限到了,取出來的就是一套完全屬于你的房產。在通貨膨脹的環境里,買房就是一種行為,通過房價的來對抗貨幣的貶值。
租賃市場的不完善,一輩子租房不現實
有的人會說,不買房可以租房嘛,你看國外租房過一輩子的多了去。國外之所以可以不著急買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國外有著完善、健康的房屋租賃機制,它可以很好的保護租客和房東的利益,而且國家對于租房也有一定的補貼。所以才能讓國外的年輕人不那么焦慮。而在國內,以北京這個租房市場火爆的城市來說,天子腳下呢,但無良中介、虛假房源的事北漂們估計都沒少遇到過。租賃市場如此混亂,怎么可能安心租一輩子。
租房和買房,可能更多的代表的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或許沒有誰對誰錯,孰優孰劣。但是就目前的國內情況來看,租房環境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才行。
主觀原因上,買了房才像有個家
房子對于中國人來說,不僅僅只是一個住的地方。它承載人們對于生活穩定的夢想,租房可以提供的只是一個簡單的庇護所,而寫了自己名字的房子,才能給人提供一個真正的歸屬。想象一下,每天下班后能夠躺在自己挑選的沙發上,吃著自己廚房做出來的美食,抬頭看看自己設計的天花板,未來你會和你愛的人住在屬于自己的房子,難道不是幸福的事嗎?再堅強的人也會有脆弱的時候,家能夠給予不只是擋風遮雨,還能讓你疲憊的心靈得到好好的休息。這些都是買房才能夠帶來滿足感。
租房窮一個月,買房幸福一生。說了這么多,但對于年輕人來說,還是注意一點,大家都處于一個工作和生活的上升期,這個階段過早的背負房貸壓力可能會影響到職業的發展和未來的規劃。但做到量力而行就足夠,你想要相信,有些幸福只有買房才能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