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系數越小,套內建筑面積越大,空間使用率越高。公攤系數越大,套內建筑面積越小,房屋的價格越不劃算;過小則會影響購房者的居住舒適度。你對公攤系數了解嗎?下文降為您全方位解析公攤系數。
一、公攤系數怎么看?
一般情況下,開發商不會直接公示公攤系數,購房者需要自己根據公攤面積及套內建筑面積進行計算。獲得公攤面積的方法有兩種:
①直接詢問銷售人員;
②在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網站上,查詢下面具體信息。
第二種方法的可信度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期房樓盤與現房樓盤的數據準確度相比,期房數據與后期收房時數據或有所出入。
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由這兩個數值計算得出公攤面積。
二、公攤系數怎么算?
每一棟樓的公攤系數數值都不同,但同一棟樓中每戶的公攤系數相同。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對公攤系數都有影響。計算公攤系數需要用的兩個公式:
①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
②公攤系數=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
三、公攤系數對購房者有什么影響?
公攤系數是衡量舒適度的參考指標之一,如果公攤系數越大,則套內建筑面積越小,房屋購買價值越低;公攤系數過小,則會影響購房者的居住舒適度。
1、居住舒適度
在一棟樓總建筑面積一定的情況下,開發商增加套內建筑面積,勢必要壓縮公攤面積,如果公攤面積過小,則公攤系數越小,則公共空間例如樓梯、電梯、大堂等公共面積也會變小,居住的舒適度會打折扣。
若公攤系數越大,公攤面積大,套內建筑面積越小,可供購房者實際使用的面積縮小,居住舒適度同樣會被打折。
2、購買價值
公攤系數越大,房屋購買價值越低。同樣是一套總價400萬元,建筑面積為100㎡的房子,A號樓公攤系數為10%,B號樓公攤系數為15%的兩套房為例,觀察公攤系數的數值大小,可看出公攤系數對房子單價(以套內建筑面積計價)的影響。
通過上述例子可看出,公攤系數影響房屋的購買價值,公攤系數越大,房屋單價越高,購買價值越低。
目前,國家對公攤系數的合理數值沒有明確規定。但人們通過實際生活發現,不同建筑形態的房屋,能保持生活舒適的公攤系數也不一樣,有自己的合理數值。大家在買房時,可參照以下數值區間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