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樓市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降價,開發商降價,二手房業主降價,而且力度都非常大,對比以往,這是很多人都不敢想象的,但市場確實如此。
很多情況不是開發商或者購房者自己想降價,是沒辦法!拿本月14號成都出臺的新政為例,官方發布的通知中明確了將優先確保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住宅用地占經營性用地的比重不低于60%,供需緊張區域不低于70%。同時還提高了公證搖號中棚改、無房居民家庭優先的比例,以及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征免年限由2年調整到5年。
我們來分析下為什么成都要出臺這些調整內容,首先今年以來,成都的部分區域出現供需緊張狀態,全市庫存呈現下降局面,數據顯示,2020年8月,成都商品住宅庫存面積為1487.34萬㎡,環比下降4.2%,同比下降1.4%。因此加大保障住房和住宅用地的供應,對緩解成都新房的供需矛盾起著重要作用。
其次,成都由于新房限價搖號,導致二手房成為“香餑餑”,8月,根據國家統計局70大中城數據顯示,成都的二手房環比指數位居第二,環比上漲1.2%,同比上漲7.5%。那么免征增值稅“2改5”就對抑制二手房市場的過熱起到積極作用。
我們能看出來了吧,不止成都,還有像深圳、杭州、東莞、南京等眾多城市都在抑制市場過熱,防止不理性消費,簡單說就是杜絕炒房,保護剛需,所以各城必然會出臺一些限制內容針對開發商、投機者,而對他們來說,沒有炒作空間,市場買房需求下降的情況下,及時止損是必然的,降價吸引人群也是必然的。
那么在樓市一片“降”聲情況下,購房者需要該盡快出手,還是再等等?
首先看清市場形勢!
眼下房產市場確實比之前多了很多機會,雖然每個城市情況不太一樣,而且不同項目也不一樣,但整體來看樓市確實不像原來那么瘋狂了,最起碼大家可以安心挑選,而不是哄搶。和一些想買房的讀者聊天,大家是能感受到現在的市場氛圍,但顧慮非常多,就怕樓市只是短暫停歇,以后買房會更難。
這種擔憂可以理解,等你真正經歷過全款變首付的時候,就知道房產市場是千變萬化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準確接收到國家釋放出來的信號,別瞎想。
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發布的調控措施達到260余次,2018年400余次,2019年更是高達620余次,不論從時間維度還是高頻的調控手段,都打破了以往記錄,無不在告訴所有人這次樓市調控的決心,所以在住房不炒,平穩健康發展的定調下,樓市恢復以往行情的概率極低,那么非剛需群體就可以再觀望下。
其次,剛需群體要知道什么房子該買,什么房子該放手!
樓市發展這些年衍生出很多屬性的房子,像商住房、小產權房、公寓等等,在原來市場緊俏的時候,除商品房以外的房子就成了很多人的選擇,但歸根到底他們要么無法落戶,要么不被國家承認,要么商水商電,生活成本高,都存在一些無法忽視的弊端,所以當樓市逐漸冷靜,市場上正規商品房供應增加,以及國家助力保障的情況下,購房者還是別再觸碰這些“問題”房,給自己找麻煩!
再說下正規商品房,人們在出手的時候也要看好地理位置,別被降價打折的消息蒙蔽,尤其是那種優惠力度非常非常大的,更要理智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