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有相當的成交量來自于商住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這種過熱才招致相關部門的打壓。其實,小編也不是很贊同買商住房,原因很簡單,商住房價格跑不贏普通住宅啊。
就拿一線城市來說吧,在合適的地段買一套四五十平米的住宅,去年如果是200萬入手,今年就有可能漲到300萬,而同樣面積同樣地段的商住房則可能漲幅不大。原因就是二手商住房的交易成本太高了,很少有人愿意接手。這導致二手商住房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供過于求,價格自然漲不上去了。讓人稍感欣慰的是,商住房的租金能保持一個較為合理的漲幅。
所以我勸各位購房者:
如果你為了過渡可以考慮一套舊點的老房子,商住房還是慎選為好。在大城市買房,什么重要,當然是保值了,商住房保值屬性明顯不如住宅。在商住房市場發達的一線樓市,早就爆出二手房商住房滯銷的消息了。
如果你打算賺租金,倒是可以買一套商住房。不過現在的租售比也不是很理想,一套商住房要想回本,差不多需要連續出租20年以上,這還是在房價比較穩定的情況下?,F在的房價漲得這么厲害,高位波動風險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購買商住房的壓力其實也是不小的,只能貸款十年,且只能使用商貸,利率還得上浮10%。
這樣一算,商住房僅剩的優點只剩下不限制購買和可以工作使用了。算下來,買個商住房注冊個公司倒是不錯,其他需求的購房者好還是不要買了。
既然如此,為什么開發商還是不遺余力地開發商住房呢?
其一,有些開發商拿到的地塊本身就是商業立項,但非常偏遠,這些地方的土地規劃雖然為商業立項,但配套落后,商業根本不好賣,包裝成商住房更利于銷售。
其二,有些商住混合的地塊,房企除了開發普通住宅之外,也會將商業部分開發成商住房,能夠攤薄拿地成本,便于房企解套。
后,根本原因是一線城市房地產供需扭曲,住宅嚴重短缺,二手房價格偏高,一部分剛需咬牙選擇了商住房。
現在買商住房也算是替房企解套了,也推高了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