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然資源部9月18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然資源部組織制定并審議通過了行業標準《城市存量空間盤活優化規劃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明確存量空間盤活優化是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填補了存量空間如何編制規劃的技術標準空白。
發布會介紹,城市存量空間盤活優化本質上是城市空間、權力與利益的再分配,不僅是空間利用形式的改變,更是經濟社會結構的重構。為保障存量空間盤活優化有效進行,規劃編制和實施的過程將更為綜合復雜,單一的專項規劃難以應對,需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整體協同轉型。《指南》確定了不同層級的規劃編制內容,構建了分層編制、動態維護的機制,使國土空間規劃更好地適應存量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需要。
《指南》強化了規劃目標分層有效傳導機制。從市縣域、城區到規劃單元、實施單元,不同層級的國土空間規劃具有不同的空間尺度特點。存量資源的調查識別和重點范圍的劃定需要逐步聚焦精準,規劃目標、管控指標以及設計引導要求需要逐步細化確定。《指南》建立并強化逐級傳導、層層統籌的機制,使項目的生成與實施守住底線要求的同時,更好地符合規劃意圖。
《指南》創新了詳細規劃的分層編制和動態編制機制,有效應對存量提質增效階段項目面廣點散、推進周期長的特點。分層編制,是指詳細規劃在規劃單元和實施單元兩個層面開展編制,規劃單元詳細規劃突出規則性和底線要求,采取正負面清單管控等方法;實施單元詳細規劃突出精細化和落地性,以民生公益等導向優化容積率核定。動態編制,是指以“規劃單元全覆蓋”實現規劃管理全覆蓋,以“實施單元按需編”應對城市發展的變化,實現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