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而言,普通自住房首先是住房,但政府在出讓土地時就對開發(fā)商限制了未來的出售價格。那么什么是普通自住房?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普通自住房?
一、據(jù)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對外公布的2010年個人住房轉讓營業(yè)稅政策,個人將購買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對外轉讓,將會全額征收營業(yè)稅;個人將購買超過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按照其銷售收入減去購買房屋的價款后的差額征收營業(yè)稅,超過5年的普通住房轉讓,免征征營業(yè)稅。
二、普通標準住宅與其他住宅的具體劃分界限,2005年5月31日以前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規(guī)定。2005年6月1日起,普通標準住宅應同時滿足:住宅小區(qū)建筑容積率在1.0以上;單套建筑面積在120平方米以下;實際成交價格低于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l.2倍以下。
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有什么不同?
一、國家標準的普宅是這樣的:
1、住宅小區(qū)建筑容積率在1.0(含)以上;
2、單套建筑面積在120(含)平方米以下;(北京市是140平米以下)
3、實際成交價低于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的1.2倍以下。
4、商品房要同時符合以上三個標準才行的。
另外:首次上市的已購公房、危改回遷房、合作社集資建設住房、安居房、康居房、綠化隔離地區(qū)農民安置住房等具有保障性質的住房,均視同普通住宅。
二、新政中“金融機構對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貸款,其貸款利率的下限可擴大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20%”。
這里出現(xiàn)的一個新名詞——改善型普通自住房,韓世同、陳真誠均表示,可能就是二套房貸新政通知中“第二次置業(yè)、但是家庭人均住宅面積低于當?shù)仄骄揭韵碌淖≌?rdquo;。
以上就是“什么是普通自住房?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有什么不同”的全部內容,“改善型住房”一詞的提出,無疑是要擴展以前只對90㎡以下小戶型采取的優(yōu)惠,因此可能以面積作為界定標準,估計在100㎡左右;也有人認為,會以人均住房面積或房屋單價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