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發《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總共分為優化醫療健康服務供給、加強安居宜居保障、完善社區養老服務、加快基礎教育增量提質、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保障婦女兒童身心健康、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優化市民出行體驗、促進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豐富市民文體生活等10個方面。
一、優化醫療健康服務供給
新建擴建醫院3家;新增病床3200張,培育全科醫生500人以上、高層次中醫藥特色人才150人以上;新增社康機構35家。
全市社區實現“一個醫療服務網格、一個門診查詢碼、一個健康服務團隊”醫療服務全覆蓋,讓市民獲得更優社區健康服務。
全市60家以上定點藥店實現跨省異地參保人購藥醫保個人賬戶直接結算,并實現定點藥店線上查詢。
為市民提供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參保人高額醫療費用年賠付額最高達到300萬元。
二、加強安居宜居保障
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18.5萬套(間),供應分配6.5萬套(間)。
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00個以上,惠及居民約6萬戶,基本實現水電氣等基礎類改造應改盡改。
全面完成燃氣“瓶改管”;新增管道天然氣用戶40萬戶,新建市政中壓燃氣管網100公里。完成500個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提標改造,創建200個優質飲用水達標小區,到2024年全面完成改造計劃。
制定出臺水電氣收費明碼標價規范和標價樣式,開展水電氣收費檢查,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規范收費行為。
三、完善社區養老服務
完成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萬戶,為全市高齡獨居老年人家庭提供探訪關愛服務;為不少于1萬名家庭照護者提供能力提升與精神支持培訓,提升家庭照護服務質量。織密社區養老服務網絡,老齡化街道長者服務中心覆蓋率達100%;老齡化社區長者服務站覆蓋率達50%以上,到2025年實現全覆蓋。
四、加快基礎教育增量提質
新建和改擴建一批幼兒園、中小學校,新增基礎教育學位20萬個,其中:公辦義務教育學位16萬個、公辦高中學位2萬個、幼兒園學位2萬個。創建10所以上國內一流的特色高中。
五、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制修訂“圳品”標準不少于100項,實施產品評價250個,開展“圳品”監督檢查,進一步提高供深食品質量。新認定深圳市菜籃子基地不少于10個,總數達206個,進一步保障菜籃子產品穩定供應和質量安全。在每個街道開展社區藥品安全服務網建設;開展藥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工作,確保應檢盡檢。
六、保障婦女兒童身心健康
為全市常住適齡女性提供宮頸癌和乳腺癌“兩癌”免費篩查服務。
為全市6-17歲中小學生提供脊柱側彎免費篩查服務,建設10個脊柱健康服務站;為全市3-17歲兒童、青少年提供近視免費篩查服務。
為符合條件的14周歲以下女生免費接種國產雙價HPV疫苗。
在220所小學開展兒童營養教育,發放兒童營養教育工具包8萬套;啟動10所中學青春期營養教育試點,發放青春期營養教育工具包5000套;開展營養健康教育示范教室創建,持續開展學生營養健康評估。兒童友好社區覆蓋率達到30%以上,到2025年基本實現社區全覆蓋;在每個街道組建1支包括律師、教師、心理咨詢師等專業人員的家庭教育公益服務隊伍,建立家庭教育服務支持體系。
七、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
加快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在已實現全市每個街道普惠性托育機構全覆蓋的基礎上,全力推動各區、各街道完成年度托位建設任務,新增托位1.6萬個。
八、優化市民出行體驗
優化調整公交線路85條以上,其中主要用中小巴的接駁線路增加20條以上;完成公交簡易站臺、舊站臺標準化改造100座以上;新建改建非機動車道400公里。治理交通擁堵節點100處以上,全市平均車速持續提升,擁堵指標繼續優于同等交通規模城市。新增“宜停車”路邊停車位2500個;增設便民停車路段25個,新增公共車位1500個。實現文化設施、公共場所停車位等“一鍵預約”全覆蓋。新建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15萬個。
九、促進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
新增就業18萬人;舉辦202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雙選會,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優質就業崗位。實施“圓夢計劃”職工教育幫扶項目,資助3000名深圳職工接受專本科學歷教育;面向深圳職工開展“公益性技能培訓和評價”2萬人,其中“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技能人才培訓5000人,技能人才等級評價5000人,企業班組長培訓1萬人。
十、豐富市民文體生活
舉辦“美麗星期天”“文化進社區”等市級公益演出活動不少于400場,辦好深圳大劇院藝術節、深圳交響樂團音樂季、文博會藝術節等品牌活動。新建都市型、樓宇型體育場地180個,新增體育場地面積150萬平方米,繼續擴大體育場館“一鍵預約”范圍,新增場館資源100個以上。構建全周期、全人群的體育賽事活動體系,舉辦市民長跑日、全民健身日、“深圳杯”業余足球聯賽等體育活動。新建改造公園30個、綠道330公里,新增碧道1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