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層房子槽鋼層一般在10到12層都有可能。槽鋼層一般是在第7至8層腳手架設置一層槽鋼,起承重和支撐作用,在目前的房屋建設中,槽鋼層伸出的槽鋼都會處理的非常好。防腐處理及包裹的相當嚴實,不會出現腐蝕的問題。
18層房子建議選擇15-16層,通常來說,在18層的樓房中15-16層是比較貴的,由于不僅視野寬闊,而且空氣、高度也是比較理想的。其他樓層分析:
1、1-3樓:這個樓層通常生活在樹冠下,離地面很近,常常能傾聽到樹枝敲打窗戶;要說心理上舒適,這里是最好的;同外部世界保持現實聯系,不用朝下瞧人。
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一層到三層離地面很近, 雖然得到心理上的舒適感,但是低層空氣循環減緩、陰影和濕度大、通風不好的樓區污染也 比較嚴重。一般人會認為,三樓是最理想的,而恰恰正是這里集結了大量有害物質。
2、4樓、 5樓:相較于1-3樓而言,4樓5樓的有害物質就少得多,因為它們開始下沉或水平方向消散。所以4樓、5樓在低樓層中算還不錯的樓層。
3、6樓、7樓:人最理想的住宅還是應貼近地面,貼近自然,六七層的住宅最好。樓層太低會導致光照不足、潮濕、空氣循環減緩等問題,而且,汽車和柏油馬路會使空氣中飽含甲醛、一氧化碳、氮的含量增加,選擇低層樓時,至少遠離主干道200米才算安全。
4、8—11樓:這幾個樓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 ,其實,由于“峽谷效應”的影響(“峽谷效應”指的是周邊有公交干道或工廠、以及高樓密集的住宅) , 在街道風的作用下, 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 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
近地面的污染物隨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這個“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也就是8-11層之間。